真力(Genelec)又出大招了。繼 8381A 這樣的“點聲源主監聽”之后,真力這回把目光投回中場監聽市場,推出全新的 8380A 三分頻 SAM 中場主監聽音箱。如果你是那種每天要在控制室里對著一堆軌道一遍遍挑毛病的工程師,這款箱子值得你認真看一眼(甚至可能會讓你開始懷疑自己以前用的監聽是不是在騙人)。

一臺“能量機”,但更像是“精度機器”
8380A 的核心賣點很簡單也很硬核:15 英寸高線性低音單元 + Genelec 專利 MDC 最小衍射同軸中高音單元 + 三分頻布局。聽起來像是要把低頻轟你臉,但真力更在意的是“在高聲壓下還保留細節的能力”。官方口徑強調——時間對齊、指向性控制、極低噪底、穩定的結像與相位相干性。換句實話:無論你把它推多響,Mix 里那些細微的相位、小聲部的動態變化都會乖乖現身,不再被低頻的騷亂吞沒。
而且,8380A 的兩枚前向反射端口在高聲壓下依然能給出干凈的低頻,這意味著房間里低頻的“胡說八道”會少很多。對于需要在 95–110dB 工作的后期或電影混音房,這種清晰度和控制感非常重要。
SAM+GLM:房間修正不是噱頭,是流程的一部分
作為 SAM(Smart Active Monitor)系列的一員,8380A 自帶 Genelec 的 DSP 與 GLM 校準生態。別把它當成“開機測一測就完事”的功能——GLM 不僅能自動校正頻響,它還能生成 GRADE 房間報告,告訴你低頻駐波、反射還是揚聲器擺位哪個惹禍,還會給出具體的改進建議。也就是說,你拿到 8380A 后,不只是多了個貴箱子,而是多了一套“把房間逼成合理”的工具包。對于那些想要把混音盡量少帶偏差地轉到其他系統的工程師,這點價值極高。
這其中隱藏的好處是可組合性:8380A 在相位與時域上與 8300 系列、The Ones、The Main Ones 等系列有很好的匹配度,意味著工作室可以混搭不同型號,而不用擔心出現跨箱相位災難——這對擴展沉浸式或環繞系統非常友好。

功放與能效:安靜而有力的“心臟”
8380A 搭載集成 RAM-L2 功放模塊:低音 500W、主中音 250W(D 類),高音 200W(AB 類),并且做到了無風扇零噪音設計。這既是工程師的體貼(安靜的房間里你能聽清極低電平的細節),也是可持續設計的一部分——Genelec 的 ISS 節能和智能電源管理并不是噱頭,長期運行的工作室能真切感受到電耗管理帶來的成本優勢。
技術規格上,頻響 29Hz–43kHz、短期最大 SPL 122dB、自生噪聲極低(官方聲稱接近 0dB SPL),這些數字在紙面上就很吸引人,但更重要的是在實際監聽中你能感受到的“可靠性”:低頻不拖泥帶水,中高頻定位明確,聲場穩定到哪兒你就能做判斷到哪兒。

使用場景與選擇邏輯:誰該考慮 8380A?
8380A 并非為每個小型項目室設計。它更適合:
中型到大型控制室,尤其是做電影/后期、沉浸式混音的工程師;
需要高 SPL 校驗或常在高聲壓下監聽的商業錄音室;
希望把被動箱升級但又想保留系統靈活性的團隊(與舊款 1038/1238 尺寸相同,安裝友好)。
另一個值得討論的點是“同軸三分頻的體驗差異”:同軸帶來的相位一致性和指向性控制,讓你在近場乃至偏軸位置聽到的聲音都更接近軸上,而這對那些常常需要在不同監聽位置來回核對的場景尤為重要。換句話說,你不需要再頻繁走來走去確認每個聲像是否靠譜。

總之,Genelec 8380A 是一臺把“高聲壓下的精準”做成產品的監聽音箱。它不是為了討好發燒友的“低頻量”,也不是為了做出“溫柔好聽”的家用效果器,而是為專業工作流提供一種更可預測、更可校準的監聽基礎。無論你是想把房間干凈化,還是想把混音帶到更嚴格的交付標準,8380A 都把這些技術上的可能性放到了可操作的層面。